
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“社会共治,终结艾滋,共享健康”(英文主题为“Take the rights path”)。
一、什么是艾滋病?
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引起的传染病,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,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。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,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疾病。

二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
1、性传播:指通过无保护性行为(如阴道、肛门性交)导致的生殖器接触传播。
2、母婴传播:指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在怀孕、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。
3、血液传播:指通过共用注射器、针头等工具进行静脉注射药物、毒品等行为导致的血液接触传播。

三、如何预防艾滋病?
保持单一性伴侣,避免与多人发生性行为,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。
避免到非正规机构进行有创治疗,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。
坚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,这是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推荐措施。
提高自我防护意识,了解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,避免高危行为。谨慎交友,避免醉酒,远离毒品;尽量少去“酒吧”、“蹦迪”等娱乐场所,避免接受不熟悉的人给予的烟、饮料等,因为这些东西里面有可能隐藏着毒品之类成瘾物。
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,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,及早(不超过72小时)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,降低感染风险。服药越早,阻断效果越好。需坚持服用28天。
北京市HIV暴露后预防医疗机构:佑安医院、地坛医院、协和医院、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。

大家一起行动起来,共同担起防艾责任,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,形成强大合力,共建健康中国,共享健康成果。

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