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4日是第八个国际HPV知晓日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共防HPV,守护健康未来”。旨在推动男女共防,加速消除宫颈癌。

HPV的中文名是人乳头瘤病毒,可存活于皮肤和黏膜上,感染部位包括口腔、咽喉、阴茎皮肤、外阴、肛门、阴道、宫颈和直肠。目前已知有200多种型别,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分为高危型别和低危型别。
💡 HPV传播途径:
1. 性传播: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同性或异性性行为中的黏膜接触均可造成感染。
2. 母婴传播: 常见于生殖道感染HPV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传播给新生儿。
3. 皮肤粘膜接触:除子宫颈外,HPV也可感染身体其他部位:口腔、咽喉、皮肤和肛门等,可能诱发相应的肿瘤。手接触了HPV污染的物品后,在如厕、沐浴时可能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,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带有HPV污染的浴巾、内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。比如酒店的浴巾毛巾、公共厕所、公共浴室、泳池等清洁消毒不到位,接触皮肤黏膜也可能会传染HPV病毒。

💡 HPV感染的危害
大部分HPV感染几乎没有症状,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HPV,也不知道自己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。免疫系统通常会在1-2年内清除体内病毒。
低危型HPV可致生殖器疣和其他良性病变,如尖锐湿疣。尖锐湿疣主要由低危型HPV6/11型感染导致,主要表现为生殖器部位长出菜花状、乳头状的疣体,不仅影响外观,还易复发,需长时间反复治疗。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同时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容易在性伴侣之间传播。
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可引发女性宫颈癌、阴道癌、外阴癌等。HPV不仅是女性的 “健康杀手”,在男性身上,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还可导致肛门、生殖器等部位癌症和癌前病变,如肛门癌、阴茎癌、口咽癌等。

💡 HPV感染的预防
1. 安全性行为:避免不洁性交、使用安全套、避免多伴侣可以降低感染风险。
2. 定期筛查: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,对于有性生活史的人每年都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,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和早治疗。
3. 提升免疫力: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均衡饮食,适量锻炼,充足睡眠,有助于提升机体抵抗力。
4. 疫苗接种: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。2023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提出,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属于宫颈癌三级预防策略的第一步。目前不仅女性可以接种HPV疫苗,今年1月起,9-26岁男性也可以接种四价HPV疫苗,这意味着男性也可以通过接种HPV疫苗大大降低自身感染风险,同时还能减少HPV病毒传播,对整个社会的 HPV 防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,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身边人。

大家一起行动起来,共防HPV,努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(WHO)提出的“2030年消除宫颈癌”目标,守护健康未来。
来源:图片源于网络。